学术交流
张先恩研究员作报告
截至2020年12月9日,全球已确诊超过6700万新冠肺炎患者,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数超过150万。人类和病毒,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12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先恩研究员,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生物科技抗击新冠疫情概览”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0年第6期。
报告中,张先恩研究员介绍新冠病毒(COVID-19)是一种能够入侵人体,在人体内大量复制并且能在人群间大量传播的RNA病毒。人类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综合症。中国科学家最先公开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且对新冠病毒进行了溯源研究。依托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开发出了高效的检测试剂盒。在介绍了新冠病毒发生的来龙去脉之后,张先恩研究员进一步就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的研究策略和研究进度作了简要概述。
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是防治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据张先恩介绍,S蛋白是新冠病毒主要的毒力因子,围绕S蛋白开发出了6种类型的疫苗,包括传统的灭活和减毒病毒株,以及最新研究的核酸疫苗,国内目前有5个疫苗进入临床III期。最后,张先恩研究员强调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过程的重要作用,并呼吁“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科学家任重而道远”。
水生所相关学科组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听取了该报告,并就新冠病毒的起源、安全性和其可能引起的社会效应等问题与张先恩研究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张先恩,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加拿大Alberta大学荣誉科学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英国皇家化学学会Fellow,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基于分子工程学和合成生物学,发展分子生物传感等分析生物技术,并运用于研究病毒学、肿瘤学和细胞生物学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