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磁悬浮的地球、显微镜、动物模型标本……夏日炎炎,在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古场坝村,既能消暑纳凉,又能感受科技魅力、学习种养殖技术的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科普室成为不少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不过,这个于今年4月建成投用的科普室,只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驻村帮扶以来,给这个小山村带来的众多变化之一。
地处龙凤镇西北部的古场坝村,距恩施城区25公里。村域国土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18亩,平均海拔750米,共936户3088人,主要产业以茶叶、小水果、生猪养殖业为主。
恩施市龙凤镇古场坝村党支部书记胡环志:“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包括村庄规划、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了很多的‘金点子’,还提供了很多科技方面的强有力支撑,两年时间,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刘松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王吉利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宗三林组成的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驻古场坝村首届工作队正式驻村工作。
工作队员开展工作
驻村以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仙桃树组级公路年久失修,每到暴雨天,村民出行、学生上学都非常不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前后争取25万元资金,支持实施仙桃树650米组级公路改扩建项目。“现在的路更宽了,更硬了,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老人和小孩出门了。”村民纷纷感谢驻村工作队为村民切实解决了出行问题。
要打通村民出行的路,也要拓宽产业发展的路。驻村工作队队长宗三林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走访中他们发现,山顶搬迁后闲置的百余亩土地,杂草丛生,十分可惜。“我们请了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所的专家过来看了地,大概八九百米的海拔,适合当地中药材的发展。”随后,驻村工作队多方接洽,招商引进市场化主体在村里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完成50余亩黄精、连翘、藤茶等中药材的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及务工为村老百姓增收达20万元。
中药材基地种植的藤茶
此外,依托当地特色小水果产业基础,驻村工作队发挥科技优势,大力支持投入资金,通过带地入股形式盘活土地、流转土地100亩实施甜柿园提档升级项目,携手农业专家手把手指导种植,坚持当地招工用工,预期通过甜柿种植产业年收入35万元。
恩施市龙凤镇古场坝村党支部书记胡环志:“以前很多农户在房前屋后种了很多李子、桃子,但没有什么技术,不仅果子小,也没有任何收益。他们来了以后,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手把手教学。由于我们柿树间隔比较宽,还建议我们在中间套种辣椒,目前辣椒的收入就有一万多了,增产增收实实在在!”
这两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通过支持古场坝村发展茶叶、小水果、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定向采购职工福利农副产品30多万元,持续助推村民增收。古场坝村已建成1家规模化茶叶加工厂,1栋农旅接待中心,46栋特色民居,500余户农民搭上乡村产业顺风车,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年纪大了,在外打工也找不到活干,现在不用出远门一个月就能赚2000多。”60岁的刘克柱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现在不仅有了固定收入,还能照顾孙子。
如今,首支工作队两年期满,为了巩固乡村振兴成果,即将有一批新队员接过“接力棒”。就在上周,驻村工作队新成员来到古场坝村,以察看、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调研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并开展驻村工作队轮换交接工作。作为第一任的队员,宗三林留任成为了第二任的队长。“希望在前面一届的基础上,把这个工作更推进一步,因为我们有新的队员加入,有新的力量参与,我也有信心把这个工作做的更好。”
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博士、驻村工作队员赵威山:“古场坝村就是我的新实验室,未来两年,我将发挥鱼类养殖专长,为村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业务主管、驻村工作队队员李昭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并取得新成效。”
(长江云新闻记者 夏晓青 恩施台记者 张煌 通讯员 王以豪 肖海金 责任编辑 吴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