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楚天都市报10月19日讯(记者向一帆 通讯员李香君)能用于5G通讯的微波介质材料,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的玄武岩纤维新型复合材料,能折叠的显示关键材料智能显示微胶囊……10月19日,2020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中科院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专场签约活动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现场共有30余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总签约额高达7个亿。
据悉,本次活动中“复合材料胶接技术在船舶结构中的应用”、“高耐压等级薄壁绝缘层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分析的图像长江分类技术”等30余个中科院项目与武汉企业合作签约,签约总金额近7亿元。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13家科研院所150余项最新成果现场发布。
签约项目中,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的“卡脖子”技术“高压智能套管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试制项目”赢得许多人眼球。攻克特高压套管研制,实现我国特高压主设备全面国产化。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加快高端套管的国产化和智能化进程,实现国外同类产品替代,提升我国电网的运行安全水平,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上下游企业发展。
此外,“北斗导航用介质滤波器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万吨级光伏密封用US树脂产业化”、“高性能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等8个来自中科院的优秀项目进行了路演。
在路演现场,武汉理工大学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沈强作了题为“材料的梯度复合、效应与应用”的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