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政府在海外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位于“海上丝绸之路”非洲支点肯尼亚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主体竟“花落”在武汉植物园内。
记者中国—非洲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非中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中心从2013年开始建设,现已完成了6个专业实验室仪器的安装和调试,与非洲8个国家开展科教合作。其中,中-非中心在肯尼亚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平均亩产量已达四百至五百公斤,是当地常规品种的4-5倍。
湖北水稻宜居非洲
“目前,中-非中心在非洲部分国家开展的水稻、甜高粱等农作物种植已取得良好成效。”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青锋介绍,非洲国家粮食短缺,中-非中心将包括湖北水稻在内的十几种中国稻种引种到肯尼亚等国家,经过试种,从中优选出三四种适合非洲当地气候水质土壤的稻种。
目前,由中-非中心在肯尼亚试验种植的杂交水稻产量平均亩产量达到四百至五百公斤,而当地按照传统耕种方式的水稻亩产只有一百多公斤。“在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苏丹试验的甜高粱,每亩增产40%以上。”
一晚上要点6支蚊香
2013年就开始在中-非中心工作的钟志祥工程师,几乎每年要去“动物星球”肯尼亚5次,每次最少呆30天。谈及在肯尼亚的生活,他感慨:在野外考察,运气好就能见到大象、狮子等野生动物,但最常见的是蚊子和蜱虫。
“蚊虫特别多,20平米的小屋点6个蚊香都赶不走蚊子。”钟志祥笑言,在野外考察,最多一天甚至有7条蜱虫爬在脚踝上。去非洲前,每位科研人员都要打上黄热病等四、五种疫苗,“被叮咬就致死?没有那么耸人听闻!”钟志祥说,中-非中心的研究人员,至今没有因为被蚊子和蜱虫叮咬感染病毒。
本报记者 陈映琦 通讯员 王以豪 邓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