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武汉植物园在揭示继发性入侵机制和动态变化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表日期:2023-03-22来源:武汉植物园放大 缩小

  继发入侵是指成功控制或根除目标入侵植物后,其他非目标入侵植物占据空生态位,形成入侵的现象。继发入侵会使生态系统再度面临入侵植物威胁致使入侵植物防治失败。然而,继发入侵的潜在机制以及动态变化过程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入侵生态学科组恶性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作为目标入侵植物,以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作为豚草生防昆虫,并选取14种与豚草共存的恶性入侵植物为非目标入侵植物,同时选取4种常见的本地植物构建群落,开展生物防治的同质园控制实验。研究发现在生物防治目标入侵植物豚草后,非目标入侵植物的继发入侵普遍存在,具有明显物种特异性。但是,随着防治时间推移非目标入侵植物的入侵性不断变化。防治早期:继发入侵主要由目标和非目标入侵植物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决定防治后期则由非目标入侵植物自身生长繁殖性状如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株高、种子重量等)所决定 

  该研究首次将系统发育相关性和植物性状等入侵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为了解入侵植物防治后的继发入侵机制与动态以及提高入侵植物生物防治效率提供新的见解,同时也为预测入侵植物防治后的继发入侵物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研究成果以“Dynamics and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invasion following biological control of an invasive plant”为题,在植物学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入侵生态学科组博士生沈常超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黄伟研究员和陶至彬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22007,32071660)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CFA064)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 非目标入侵植物的继发入侵性


图2 继发入侵性与系统发育距离以及植物性状间的关系

   

   

附件: